首页 > 新闻中心厦门时政要闻 九三学社厦门市委建议:游客戴耳机 静游鼓浪屿
九三学社厦门市委建议:游客戴耳机 静游鼓浪屿
九三学社厦门市委建议:游客戴耳机 静游鼓浪屿(1)
台海网1月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詹文/文 吴晓平/图) 大家都喜欢安静的鼓浪屿,但现在的鼓浪屿,很吵。
今年厦门“两会”,九三学社厦门市委提案,建议鼓浪屿可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推行“自助游”——— 在景点和建筑上安装智能导游系统,游客上岛时租套设备,戴上耳机,沉下心来慢慢品味鼓浪屿。
提案人九三学社思明基层委主委蒋冰兵和九三学社思明基层委副主委周正建议,旅游管理单位还可以通过智能导游系统发布各种信息、注意事项,告诉游客哪里有好吃的、好玩的。
现状
一年千万游客涌进鼓浪屿
鼓浪屿,游客蜂拥而至。
2012年,上岛人数突破1100万人次,游客大军从全国各地扑向鼓浪屿。黄金周期间,岛上许多居民无奈之下,纷纷外出躲避。
一名在岛上居住了50多年的老鼓浪屿人直发感慨:“现在的鼓浪屿,是嘈杂代替了宁静,拥挤代替了轻松,繁杂代替了优雅。”
岛上其他居民也满腹牢骚。他们说,整个小岛比菜市场还闹腾,就是待在家里都觉得吵。导游的喇叭声、沿街商贩的叫卖声、酒家的拉客声此起彼伏,原本浪漫、精致、优雅、闲适的小岛已经不见了踪影。
攒动的人头遮挡住了美景,小巷深处再也没有优美动听的乐声飘出,鼓浪屿这个美丽的姑娘已经被折腾得披头散发、满面倦容。鼓浪屿,像吵吵嚷嚷的大排档,旅游品质急速下降。
九三学社厦门市委建议:游客戴耳机 静游鼓浪屿(2)
野导横行让居民叫苦不迭鼓浪屿上的另一个顽疾,便是令人厌烦的“野导”。
这几年,有关部门虽大力整治,但收效不大,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原因很简单,违法成本低,获利机会大。
据调查,“野导”以前是散兵游勇各干各的,现在则渐渐形成有组织、有帮派的团体。女的在岛上、男的在轮渡,内外呼应,目标一致。
“现在,操外地口音的所谓的‘鼓浪屿人’比岛上的居民还多。”本地居民为此叫苦不迭,胡同里的小商小贩,大都是他们的亲戚、朋友或同村的乡里乡亲。他们互相搭伙卖假货、卖走私货,欺客、宰客,哄抬物价。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帮“野导”对鼓浪屿的文化、历史知识知之甚少。他们除了带游客游览沿龙头路到港仔后海滩的几个景点外,就是带游客钻小街、小巷买东西。而对鼓浪屿的文化现象、建筑风格、名人故事等一概不知,有的简直就是 “胡导”。
建议
建议开展“自助游”项目
关于鼓浪屿,九三学社厦门市委一直在关注。今年“两会”,九三学社厦门市委建议实施自助导游系统。
九三学社厦门市委认为,这一系统可供游客在相应的景区内无需导游,也无需任何操作,通过自动感应、自动讲解的系统达到游览目的。
“智能导游系统是由智能语音导游机、耳机、射频信号发射器、接收器等组成的一种讲解专用系统。”蒋冰兵介绍,当游客到达景点时,通过安置在该景点的射频信号发射器激活游客随身携带的智能语音导游机,通过耳机智能语音导游机将预先录制好的该景点解说词播放出来,实现自主导游功能。
蒋冰兵说,开展“自助游”项目将有助于改善鼓浪屿的旅游环境,最大限度地挖掘鼓浪屿的旅游资源,再现鼓浪屿的优美与宁静。
九三学社厦门市委建议:游客戴耳机 静游鼓浪屿(3)
智能导游机设多种语言鼓浪屿,每条街巷、每个院落都有故事,享受宁静是游鼓浪屿的最高境界。
九三学社厦门市委认为,智能导游机不受导游控制,游客能够静下心来感受鼓浪屿的历史文化与古老故事,今天游不完明天接着游。
九三学社厦门市委建议,智能导游系统还可完成各种语言讲解任务,满足不同国籍游客的需求,解决小语种导游人才的匮乏问题。无论中国游客,还是外国游客,都能“自助游”。
导游系统可当“服务大使”
鼓浪屿上,想吃什么、要住哪里、哪家店信誉最高,游客只要一键就可知道。
九三学社厦门市委建议,旅游管理单位可以通过智能导游系统发布各种信息、注意事项等。
“比方说,可以告诉游客在哪里用餐安全、方便;在哪里住宿更舒适、更实惠;哪里可以游泳、哪里不可以游泳;回去时,在哪里可以买到正宗的旅游纪念品等等。”周正说,这样,一来可避免欺客、宰客;二来可以做大旅游市场;三来进一步规范了鼓浪屿的旅游市场和经济秩序。
龚洁(鼓浪屿申遗顾问)
丰富信息 缓解导游荒
好,这个好,这是好事!听闻提案,龚洁连赞三个好。
智能导游系统,可以走到哪里、听到哪里,不用扯着耳朵跟旅游团挤。“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就是智能导游讲解的。”龚洁说,这类比较前沿先进的高科技能引进到厦门旅游业,是厦门旅游文明的进步,也可以清理鼓浪屿岛上的“野导”。
龚洁认为,智能导游存储信息丰富,可以部分解放人工导游,缓解导游荒,使人工导游服务迈向专业化、标准化。
但智能导游系统也有局限性。“不能提问、不能互动,人工导游更为灵活,可以针对不同游客进行个性化讲解。”
责任编辑:vivian
文章来源:http://www.taihainet.com/news/xmnews/szjj/2013-01-09/1007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