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中心福建福州新闻 福州网友抢拍老建筑:一场城市记忆与时间的赛跑

福州网友抢拍老建筑:一场城市记忆与时间的赛跑

 福州网友抢拍老建筑:一场城市记忆与时间的赛跑(1)

这些“行者”利用业余时间在上下杭收集资

  想看资料图片只要打开电脑,查询“民间网络档案”。(配:陈鹤、赵铮艳文)

  台海网(微博)1月13日讯 据新华网消息,9点30分,周六早晨,化工路边上一辆辆满载的卡车已经开始繁忙作业。薛纪天在公交车站简单地清点了人数后,径直将大伙带往竹屿村,有几名早到的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先进村逛了起来。

  这是“福州老建筑”群11日组织的一次新活动。网名为“EdDuck”的薛纪天和其他14名老建筑爱好者通过网络联系,从各个区县来到福州晋安区竹屿村,抢拍这片拆迁前的老建筑。

  网友“木习习”是最早加入这个群的爱好者之一。已经在福师大开始读研的她,一早从仓山赶来拍照。她说,这个群组组建两年来组织了不少活动,有许多年轻人主动地来参加。虽然大家身份、背景不同,甚至不知道彼此的姓名,但都有着同样的兴趣和热情。

  这十几个人中,有学生、公务员、建筑师、媒体人和出版工作者。网名为“一统”的瞿宜同是某财经报的驻闽记者,出于兴趣而来“围观”。

 福州网友抢拍老建筑:一场城市记忆与时间的赛跑(2)

这些“行者”利用业余时间在上下杭收集资料

  这些“行者”利用业余时间在上下杭收集资料。(配:陈鹤、赵铮艳文)

  另一位网友“刀叔”在这个小圈子里颇有威望,不惑之年的他依然如同二十岁的青年一样身手矫捷。他觉得对竹屿有所亏欠,之前曾来拍过照片,但未走完所有古居。此次他爬上一座拆迁建筑的楼顶拍摄陈尔修故居大厝的屋顶。“在福州,保存这么完整的五路古厝已经难以见到了。”他说,“这么漂亮的封火墙在市区绝对是首屈一指,整个三坊七巷的古建筑特色在这可以看到。”

  已列入文物登记点的邓家骅故居在上周刚被建筑公司拆掉了一大半。村民邓少勇主动带着网友来到废墟前,痛心疾首地介绍。斜对面一栋老宅里,年过七十的邓志榕几天前特地从美国回来看他的老房子。谈及这个事情,他难免有些气愤。他对薛纪天说:“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你们来了,可以多做点事情。”

  “我们这群人力量有限,能做的就是赶紧多记录、多发出些声音。”薛纪天说,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为了一份完整的文物保护单位资料名单他跟福州所有县区的文体局都打过交道。他告诉记者,有的部门很好,譬如在网上提交后第二天长乐局就给了答复,连江局甚至把资料快递过来,但也有部门三番五次推卸责任。

  “别人愿意热心为我们提供帮助,我们表示感谢。”薛纪天对同行的人说。在这一天的行程中,薛碰到了太多人主动为他提供帮助——村民邓春铭从家中赶来为这群爱好者打开邓氏宗祠介绍历史;竹林境里的五六个白发老头为了赵公俊墓的准确地址争得面红耳赤;桂溪村村民蔡依龙随手把碗筷放在小路边的一辆车上,带着薛纪天和记者在村口工地和牛岗山的乱坟岗里转了两个小时寻找朱熹摩崖题刻。

  下午,其他网友都回去后,薛纪天依然坚持走访完资料上的所有文物点。他把每个文物拍照保存,把在野外或不容易找到的文物都做了GPS定位,回去仔细整理出每个条目发到福州老建筑百科网。“刀叔”在竹屿拍了照片马上发微博,已被转发累计近700次。“尽人事,实在留不住,留下记录”,他在微博上写道。

  目前,这个爱好者群已有644名成员,正在不断扩大影响力。

 福州网友抢拍老建筑:一场城市记忆与时间的赛跑(3)

  一走一整天

  爬墙爬树拍照片

  池志海说:“我喜欢行走在寻常巷陌里,去探寻老房子的足迹,欣赏、了解一座座别具风格的老建筑和有关老建筑的故事。每当从斑驳的老门前走过,那些门后的故事,门里的生活,都是一段动人的故事。”

  福建师大美院毕业的池志海虽不是福州本地人,却对福州传统建筑有着特殊的情感。池志海与薛纪天历时半年多,制作了手绘地图《仓山老洋房探寻之旅》,为了画这份地图,他们行走在仓山的大街小巷,一走就是一整天,爬墙、爬树、被狗追,只为拍到满意照片;翻资料、拜访住户,只求地图精确。

  “很多老居民对福州老的东西还是很在意的,看到年轻人在专注地拍照片,他们也会主动过来聊上几句。”池志海笑着说,之前,网站的一名主创人员在马厂街探访忠庐时,那里的居民就十分热情地介绍起了房子的故事。

  在这个老建筑爱好者的圈子里,“小飞刀”(网名)十分活跃,有10多年摄影经验的他把不少业余时间花在捕捉老建筑的珍贵画面上,至今,他拍摄和整理了上万张照片,张张都记录着他与老建筑的“对话”。

 福州网友抢拍老建筑:一场城市记忆与时间的赛跑(4)

  漂洋过海

  搜集珍贵资料

  搜集、整理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照片、文字资料,发动网友、联络曾经的住户讲述相关故事,不知不觉已成为这些老建筑爱好者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时常在一起切磋讨论,力求把一个词条编辑得完整、准确。

  为了求证爱国路2号是曾经的美国领事馆,林轶南在澳大利亚访学时,去了墨尔本大学的图书馆地下室,找到《美国驻中国福州领事馆领事报告(1849-1906)》,他一张张照片看过去,花了整整2周时间,终于发现一张老照片画面中间最上方飘着美国国旗,建筑屋顶边上的树的位置与建筑入口位置与现在爱国路2号的福州邮电宿舍相吻合。

  林轶南还在国外图书馆发现了一张大型的福州府城实物地图,通过局部扫描,分块为100多张照片陆续传回国,由池志海重新拼图。

  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他们常常为了求证一个观点,跑遍各大图书馆与旧书市场查找文史资料,登录国外一流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库检索。

 福州网友抢拍老建筑:一场城市记忆与时间的赛跑(5)

  百座老建筑

  有了GPS坐标

  “目前福州许多有深厚历史的老建筑都因各种原因被拆除了,很可惜。”对近代建筑有深入研究的陈朝军说,城市建设和老建筑保护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体,他说:“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在老街巷、老建筑上有直观的反映,风格各异的老建筑丰富了城市的时间、空间面貌,使得这座城市看起来更有历史层次感。”

  “我们现在做得远远不够,我们还想坚持做下去,看完没看过的老建筑,把档案整理工作做得更系统、更专业,为政府或民间提供资料支持。”聊到今后的计划,这群爱好者希望能够集中展示这些长期搜集的成果,甚至进一步整理成书出版,让人们知道老建筑原来的模样和发展的轨迹,让更多人来保护这些老建筑。

  今年8月,“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基本完成并上线,网友可以在上面对海上丝绸之路、公园路历史建筑群、马厂街历史建筑群等进行浏览,还可直接点击查看词条内容。几个月来,经过热心网友的努力,已经有100多座老建筑在这份地图上加上了GPS坐标。(记者 陈鹤 赵铮艳)

文章来源:http://www.taihainet.com/news/fujian/szjj/2014-01-13/1195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