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中心福建福州新闻 闽侯“80后”泥塑达人 纯手工还原民间艺术

闽侯“80后”泥塑达人 纯手工还原民间艺术

 

  林成杰正在创作泥塑。

台海网9月13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8日下午,35摄氏度左右的高温让人烦躁难耐,可在闽侯青口的一处工作坊里,一名年轻的泥塑艺人却在密不透风的房间里,挥汗如雨,细心打磨着佛像。他叫林成杰,是一名“80后”泥塑艺人。

一抔白泥,一把木刻刀,历史人物被再现了;一间陋室,数千个日夜的光阴,一件件泥塑不仅有了“血肉”,更有了灵魂。如今,他的作品已走向全国各地。

“泥塑是匠活,做个匠人,还要修匠心。”林成杰想用自己的双手捏泥塑,让这手艺能够延续和传承。

受外公影响 从小爱泥塑

林成杰的工作坊位于青口镇付竹村内。坊内禁止使用风扇,相比室外,这里更显闷热。和一群挥汗如雨的工人相伴的,是各种各样的泥塑人物,有义胆忠肝的红脸关羽,剑眉倒立、怒目圆瞪的四大天王,还有憨态可掬的弥勒佛等。

这些作品大多是林成杰自己完成的,年仅36岁的他,从事泥塑工作已有13年。

林成杰出生在闽侯祥谦,作为国家级非遗的泥塑手艺曾在那里盛行,后来逐渐出现断层,甚至消失。他的外公原是一名民间手艺人,曾是当地为数不多的泥塑名师之一。童年时期的林成杰,一直接受外公“非正规”的泥塑训练。

23岁那年,林成杰在一次旅游时,被古镇内的一尊泥塑像深深震撼。他决定去浙江等地拜师学艺,重拾泥塑老手艺。

 

  竹刀修饰泥塑作品。

了解人物背景 让雕塑更生动

古法制作泥塑,每个环节都不能有一点马虎。

林成杰说,所用的泥土(青口当地的白泥)必须有黏性没有杂质,挖回来的泥土,要掺水反复捶打、摔揉,再与棉絮、稻草、麻丝等材料混合均匀,才可以用来制泥塑。制作泥塑,要运用雕、塑、捏、刻等技法,经过修改、磨光、晾干、上底粉、涂彩、绘画、上光、描金等几十道工序,最后才能完成。

泥坯雏形晒干后,就要用刮刀修刻出细致入微的五官、衣纹等,赋予泥塑形象和灵魂,再通过反复的压光处理使泥坯质密坚硬,从而达到工艺要求。

林成杰坦言,泥塑越大,制作难度也加大。因为这考验作者的绘画、空间想象等能力。泥塑人物能不能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是决定作品是否成功的标准。为此,他会查阅很多历史书籍,了解所塑人物的背景和经历,掌握其思想感情,然后再刻画人物,凸显泥塑的内涵。

坚持手工打磨 完成泥塑作品

林成杰告诉记者,纯手工技艺费力耗时,产量很低。以一座2米左右高的泥像为例,从开始设计到完成,至少要大半年。还有一些作品,更是历经几代人的心血,才得以完成。

林成杰表示,利用机器批量生产的泥塑没有生命力。只有纯手工打磨的泥塑,每一件才是独一无二的。他觉得,如果单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这项传统技艺将很难保留并传承。林成杰希望,未来能在山里办学校,将这项技艺延续下去。此外,申报泥塑传承人,也是他接下来想做的事情。

文章来源:http://www.taihainet.com/news/fujian/szjj/2017-09-13/2054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