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月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67岁的金门人吴启腾,刚刚在漳州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这个因“闽南师范大学史上年纪最大博士生”的身份而走红的“学霸爷爷”,将研究主题指向了文化生态学领域,意在探寻闽南文化的变迁史。
吴启腾对闽南文化情有独钟,源自少年时。当他还是金门渔家子弟时,父辈就常向他提及闽南文化历史。1987年两岸开启交流后,已身为人师的吴启腾频繁带领学生回到祖籍地,探寻闽南文化的发端。
退休离开讲台后,吴启腾心心念念的,便是探索闽南文化的演进史,以及借此推动两岸民间文化的更多交流与互动。因此,才有了年近古稀跨海求学的故事。
闽南文化启蒙
在吴启腾看来,“金门人”不仅仅是身份标签,更带着鲜明的文化属性。“闽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传承闽南文化,也就是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当年,吴启腾是渔村里唯一的大学生,理所当然担负起修族谱、盖宗庙时的执笔大任。回望家族历史时,那些两岸一脉相承的姓氏、地名,使吴启腾受到了闽南文化的最初启蒙。
虽是化工专业出身,但在近40年的从教实践中,吴启腾却始终重视在其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金门的不少中药草,来自海峡西岸先民东渡。”他在开展自然探索类课程时,不光要学生从生物学层面认知乡土植物,还引导他们了解背后的那一段段两岸互动的微观史。
多年来对家乡文化的观察了解与体验教学经历,让吴启腾逐渐觉察,闽南文化的演化进程,与环境变迁有着极大关联性。“金门与大陆近在咫尺,在长期的环境变迁中形成了闽南文化、侨乡文化等。”吴启腾试图从这些演变中,提炼出共性因素,以便为今后开展环境营造与改善提供依据。更重要的是,他认为金门所处位置的特殊性,注定了它将担负起搭建两岸交流与融合桥梁的作用。这也是吴启腾日后专心研究闽南文化的最大动机。
文化交流践行者
2001年中秋节,是福建沿海与金马地区直接往来后的第一个中秋节。
这一天,厦门与金门联合举办“海中会”,两地派出代表共度中秋。“我很高兴!”作为现场亲历者,吴启腾对当时的盛况记忆犹新。
那以后,吴启腾便成为两岸交流的积极响应者和推动者。
2002年,作为金门最早推动两岸教育界交流的校长,吴启腾带着金门烈屿高中全体毕业生,到厦门市前埔中学(现厦门市大同中学)交流。两校还缔结为姐妹校。在他的带动下,金门掀起学生赴厦漳泉毕业旅行的风潮,金门教育主管部门还组织全县的校长到厦门开展文化交流。
在日后众多两岸闽南文化互动活动中,都可以看到吴启腾的身影。他多次与台湾宗亲共同回祖籍地泉州祭祖。而他最传奇的经历,是2015年、65岁时,入读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成为该校年纪最大的博士生。
课程中关于闽台文化的比较与交流,是吴启腾最感兴趣的内容。“以闽南方言为例,由于大陆幅员辽阔,又受到山岳地形影响,闽南语因地区不同,而发展出了不同音韵和语调特性。”吴启腾说,马重奇教授的《闽台闽南方言文献专题研究》给了他很大启发。
“作为闽南师大有史以来年龄最大的博士生,不敢懈怠,也因与老师们年龄接近,有很多相同的背景与经历可以交流讨论,使得课程更为生动活泼。”吴启腾说,郑镛教授的《宗教概论》让他对金门宗教信仰与生活文化的演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徐泓教授的《家族与宗族》的论述,则与金门社会形态大体吻合。
两年多来,吴启腾对闽南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闽台与闽南方言韵书研究方法论》《金门文化生态史观》……收获颇丰。他正在准备的毕业论文,将聚焦金门环境变迁与社会文化演变,专注于探讨闽南文化如何在历史长河中逐步适应自然与人文环境变迁。
漳州求学之旅已近尾声,但吴启腾对闽南文化的热忱有增无减。“这些年来,金门注重保护闽南文化,意义重大。”他说,两岸闽南文化研究与互动,终须归于“和平”这一母题。两岸同文同种,以文化艺术这种共同的语言倡导两岸和平是最有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