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中心财经金融.理财 邮储票据案牵连12家银行被罚近3亿 新发案件料将减少

邮储票据案牵连12家银行被罚近3亿 新发案件料将减少

  邮储票据案牵连12家银行被罚近3亿 业内:新发案件会减少

  央广网北京1月29日消息(记者柴华)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周末,银监会公布了邮储银行甘肃武威文昌路支行违规票据案件查处结果,对涉及该案的1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计罚没2.95亿元。根据媒体报道,2016年3月到12月,邮储文昌路支行通过私刻公章、伪造证照合同,办理了147张虚假贴现票据,再转贴现给其他10家银行机构,牵涉面之广,令人惊讶。

  近期银监会接连曝出大案,广发银行侨兴债事件、浦发银行贷款造假案等。桩桩大案有什么共性?频发的根源是什么?新的一年监管将如何剔除蛀虫的生存空间呢?

  国内银行业里常见的票据业务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简称银票和商票,并以银票为主。它主要是作为一种支付工具,为银行间和企业解决短期流动性的问题。不过,后来这种工具被异化严重,银行与银行之间买卖票据时时常发生一些违规操作的行为。邮储银行案件即是如此。

 

  根据公开资料,早在2016年12月末,邮储银行甘肃省分行对武威文昌路支行核查中发现,吉林蛟河农商行购买该支行理财的资金被挪用,由此暴露出该支行原行长以邮储银行武威市分行名义,违法违规套取票据资金的案件,涉案票据票面金额79亿元,非法套取挪用理财资金30亿元。

  银监会指出,这是一起银行内部员工与外部不法分子内外勾结、私刻公章、伪造证照合同、违法违规办理同业理财和票据贴现业务、非法套取和挪用资金的重大案件,牵涉机构众多,情节十分恶劣,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一方面是银行业整体经营理念是重发展而轻视了对质量的管控,尤其是对基层一线员工,或者分支机构内部风险的内控制度变得比较松散。再加上有些业务的链条本来就比较复杂。现在很多同类业务,包括侨兴债、邮储银行票据案所涉及的业务流程比较长,难以监控,就容易出现这种由基层员工道德问题而导致的风险。”

  银监会在总结中表示,邮储此票据大案暴露了诸多问题:一是内控管理缺失。二是合规意识淡薄。三是严重违规经营。桩桩件件都指向了近年来银行业在“重绩效、轻内控”的经营氛围里衍生的丛生乱象。

  无独有偶,去年以来,银监会已经对多桩违法违规展业的大案作出处罚,包括广发银行惠州分行120亿元违规担保案、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30亿元虚假理财案、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39亿元票据案、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贷款造假案等等。

  重罚之下,银行自身对于类似违规的教训绝不止“深刻”二字。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这次的力度是比较大的。对于某些银行来说,有可能辛辛苦苦一年做下来,利润也就(被罚没)差不多了,这对于整个银行业来说是敲了一个非常好的警钟。”

  而伴随着银监会“三三四十”整治行动全面开展,数据显示,去年全年银监会系统开出罚单3452张,1877家机构被罚,罚没金额近30亿元,创历史之最。银监会现场检查局局长王朝弟表示,(整治行动)初步遏制了同业、理财快速盲目增长的发展势头,基本上拆除了影子银行业务的隐形炸弹。银行业案件高发的势头,特别是大案要案高发的势头会得到了初步的遏制。

  当然,采访中,多数业内人士也认为,目前陆续曝出的大案都是2016年甚至更早的案件,随着银监会全面整治的深入,未来新发案件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指出:“随着监管的不断加强,以及电子票据的大量推广,票据业务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正在减少。最近我们看到的违法违规案件都是前几年发生的,比如邮储银行这个案件其实发生在2016年。但票据业务违法违规案件将继续存在,未来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全方位防范。”

  银监会及相关负责人也多次表态仍会继续对大案、要案进行查处,进一步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就在不久前的1月13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其中明确了今年继续开展整治银行业乱象的8个方面、22个要点,违法违规展业就是其中一个方面,违规开展票据业务也是22个要点之一。董希淼认为,遏制类似违规,技术上、监管的力度上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需要全方位地加强。“从技术层面看,要继续大力推广电子票据。央行在2016发出了通知,推广使用电子票据,并在上海成立票据交易所,这对防范票据业务被复制、被克隆都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第二方面要加强监管,要逐步加大对票据业务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和整治力度。第三,金融机构要加强内控管理,提高合规意识,进一步减少、杜绝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要加强制度执行,相关岗位要相互制衡,让违法违规行为发生不了。”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2018年监管层将更多地从完善制度补短板方面下力气,从根本上消灭类似“蛀虫”的生存空间。“现在在不断铺开的进一步整治的过程中,一些重要领域的监管,实际上是在紧锣密鼓的推动的,比较多的由监管规则不完善导致的,这样乱象丛生的领域对完善的监管规则都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

文章来源:http://www.taihainet.com/news/finance/yh/2018-01-29/2099086.html